为深化本科工程教育综合改革、落实OBE理念, 10月20至24日,学院组织2024级工程造价专业全体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“工程认识实习”实践活动,实地现场参观重庆市规划馆、“和悦府”第四代建筑、学校在建宿舍楼、涪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实验室、“816”地下人工洞体等项目,通过“看、问、做、写”四环联动,提升实践教学育人成效。

一是零距离接触建造现场,工程感知显著增强。实习活动通过走进校内在建宿舍楼、和悦府第四代住宅、816地下核工程等大型项目,首次把“图纸”与“实体”一一对应,对基坑支护、装配式节点、智能监测等关键工序形成直观记忆,问卷显示“工程认知度”由实习前的62%提升至91%。
二是多元场景贯通理论,课堂知识即时落地。在边坡锚索、质量检测中心、规划展览馆等场景,教师现场抛出“土压力计算”“回弹—取芯联合测强”“山地城市空间布局”等问题,学生即时套用课程公式验证,理论联系实际的满意度达94%,为后续专业课奠定感性基础。
三是智能建造对标行业前沿,专业视野明显拓宽。学生通过智能建造研究院、BIM+物联网平台及65%预制率的“空中庭院”项目,了解了数字化设计、工厂化生产、智能化施工的全过程,83%的同学在实习日志中表示“首次真切体会到行业转型升级方向”,职业期待值提升25%。
四是质量与安全体现场验,责任意识显著增强。在质监中心亲手操作钢筋扫描、门窗三性检测,并聆听一线工程师讲解质量事故案例,学生深刻认识“规范就是生命线”。
五是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并重,综合素养同步提升。利用晚间和最后一天集中观看施工视频、撰写微报告,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课题、分工检索、交叉评审,共形成高质量报告80份,有效锻炼了沟通、协作与终身学习能力。
本次认识实习以四环联动的形式,将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,实现了“了解工程—理解行业—热爱专业”的阶梯跃升,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山地城市建设人才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范式。
(来源: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| 审核:孙华银 | 编审:卢俊)











